制药业再遇环保压力 |
作者: 来源: |
环保部门的公告再次揭开海正药业(600267)的环保伤疤。
尽管从事情的严重性来看,后果与影响并不大。海正药业环保部门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采访时表示,上述环保问题确实被查出,公司已在进行整改。因从性质来说并不属于严重违法现象,预计罚款数额不会很高。 但也反映了海正药业在内部管理的细节上仍需改进,也暴露出了公司的自大。 不可否认,海正药业这几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,尤其是海正药业产品出口比例较大,在环保方面不单要面对国内有关部门的检查,国外的客户也对环保有较高要求,公司一直以来也引以为傲。 目前,海正药业已经完美实现从大宗原料药到特色原料药的转变,并且积极探索产业升级之路,利好不断。 但我们从其污染历史、产业转移的实施以及该公司对于此次环保部门的处理态度来看,海正药业的环保观念并不深入,更看重的还是利润。从这一点而言,其社会责任值得推敲。 不可否认,海正药业的环保难题也是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行业性问题。 制药行业是国家进行化学耗氧量、氨氮排放监管的重点行业之一。据统计,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不到1.7%,而污水排放量却占到2%。其中,又以原料药的生产污染问题最为严峻。 据悉,中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,产能达200多万吨,约占全球产量的1/5以上。而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相对处于低端,向欧美、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。 在我国原料药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,不少企业都存在原材料投入量大、产出比低、环境污染严重,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规模上的快速上升。这与原料药生产的固有特性分不开:原料药生产往往有十几步反应,使用原材料种类高达三四十种,从而产生大量的“三废”,废物成分复杂,污染危害严重。 国家已经加大了监管整治的力度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,改变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转型的需要。 环保部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现,2011年1-4季度,环保部对来自各省级环保部门提供的总共82家企业出具了环保核查意见,所属行业多是化工、制药、机械制造、有色金属以及煤炭等。这无疑说明,医药、化工、生物制药等行业的污染较为严重,国家对这些行业的环境污染检测将会加大。 业内人士认为,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污染治理都有差距,需要挂牌督办的制药企业远不止10家,因此环保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和长期的过程。 据中国医药(600056)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明德介绍,未来5年,药企的环保压力会越来越大,2013年,国家有关部门有可能提前出台新的环保、排放要求,企业必须对此充分重视。 在此情况下,专家认为,环保压力促进我国制药产业的结构调整、工艺提升乃至生产创新。 作为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龙头海正药业,显然需要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行动。 |